這家餐廳位於珠江新城的大劇院裏面,由於大劇院的設計,在裏面的餐廳都是顯得天花比較矮。它離我公司不遠,有一天中午,有同事約吃飯,她建議我們來這家餐廳吃,說試一下素菜吧,我自己本來是肉獸,但是偶然也是想清清腸胃,吃一頓素也是可以的。 來到餐廳的時候是星期五的中午,還沒有到12點,但是餐廳已經是坐了很多客人了,也許是由於餐廳的餐桌擺得比較寬鬆,加上一排類似獨立包廂的桌子又提前被預訂了,儘管客人還沒有來,桌子空着,一直從我們進餐廳,到離開的時候大概1點都還沒有人來,但是也不允許我們先用這些桌子。這裏的東西一點也不便宜,一份涼菜都是30-40左右,主菜的就更加貴,大概50、60以及100的價格都有,如果像是工作日的時候,普通吃個商務餐的話,最好不要考慮這裏了。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等位、點菜上,所以只敢點餃子、湯麵和炒飯的。餃子不錯,24元一份,一份有六個,沒有肉的似乎會貴些,但是每一個餃子都是那麼的飽滿,不會有一燙熟就縮水的現象。裏面的餡都是素菜,以豆苗菜為主,很嫩的豆苗,不會有渣。香菌炒飯,居然分量很小,但是價格38,對於其他的菜式來說,簡直就是“便宜”。 總體環境很好,有佛教的裝飾,而且到處都放着書籍,當然客人也可以拿來看,但是不可以拿走。服務員態度很好,動作很快,上菜有點慢,可能是我們心急趕時間吧。
珠江邊上的世外桃源——滴水坊滴水坊」之名,來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據廣州滴水坊素餐運營總監甘信超先生說,星雲大師在創建佛光山的過程中,獲得萬千信徒的喜舍幫助,使道場在廣大信徒的護持與布施下逐步發展成長。因此,大師感懷於信徒的奉獻與基於回饋的想法,經常教育我們要「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正是由於這種信念,「滴水坊」之名遂由此而生。一九九五年三月四日位在台北市松山的「佛光緣美術館」開館,為落實滴水坊的理念,大師便於佛光緣美術館旁設立第一間「滴水坊」,並開創業實驗田一塊,回饋眾生,提供信眾在欣賞名家書畫作品后,有一個沉凈身心、喝茶休憩的寧靜場所。2013年11月,星雲大師受廣東省台辦和廣東僑界人文學會邀請,蒞臨廣東,開展講座、一筆字書法展,拜謁六祖惠能大師。在廣東,星雲大師與大眾一起”看見夢想的力量”,而廣東這一片水土,也在星雲大師心中留下了層層漣漪。滴水坊,一滴來自台灣佛光山的水,輕輕地,開始蕩漾在珠江新城一角。當您經過高樓疊起,四處喧鬧,燈紅酒綠珠江新城時,是否感覺自己被這喧鬧而又浮華的囚籠而所束縛,是否想停下腳步,靜坐一會,聞聞,那源自大自然雨露風霜的味道?聽聽,那一滴水,一壺茶的心語?來到滴水坊,這裏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再無喧鬧,靜靜然,默默然,一壺茶,一本書,一盤素,早已沉靜在當下最平靜的時刻。水坊,這裏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再無喧鬧,靜靜然,默默然,一壺茶,一本書,一盤素,早已沉靜在當下最平靜的時刻。這是我想起了清代陳沆的一字詩:一帆一江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鈎。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素食·心素如簡珠江新城廣州大劇院一樓滴水坊,在這裏,從這天起,我們崇尚自然,關注健康,關愛生命,摒棄浮華,保護生態。選擇素食,等於選擇了一種簡約的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當素食主義已慢慢變成一種飲食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吃素來調理身心,養生保健,滴水坊身處這大都市的金碧輝煌氣質中,有種小味,隱世之感。如這眼前竹筒,平和,純樸,心素如簡。
看了一些好看的書,吃了一些好吃的東西,有了一些趕走的路,身邊都是一些真正的朋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有機會,再見。
口味10分,環境10分,服務10分。
這家餐廳位於珠江新城的大劇院裏面,由於大劇院的設計,在裏面的餐廳都是顯得天花比較矮。它離我公司不遠,有一天中午,有同事約吃飯,她建議我們來這家餐廳吃,說試一下素菜吧,我自己本來是肉獸,但是偶然也是想清清腸胃,吃一頓素也是可以的。 來到餐廳的時候是星期五的中午,還沒有到12點,但是餐廳已經是坐了很多客人了,也許是由於餐廳的餐桌擺得比較寬鬆,加上一排類似獨立包廂的桌子又提前被預訂了,儘管客人還沒有來,桌子空着,一直從我們進餐廳,到離開的時候大概1點都還沒有人來,但是也不允許我們先用這些桌子。這裏的東西一點也不便宜,一份涼菜都是30-40左右,主菜的就更加貴,大概50、60以及100的價格都有,如果像是工作日的時候,普通吃個商務餐的話,最好不要考慮這裏了。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等位、點菜上,所以只敢點餃子、湯麵和炒飯的。餃子不錯,24元一份,一份有六個,沒有肉的似乎會貴些,但是每一個餃子都是那麼的飽滿,不會有一燙熟就縮水的現象。裏面的餡都是素菜,以豆苗菜為主,很嫩的豆苗,不會有渣。香菌炒飯,居然分量很小,但是價格38,對於其他的菜式來說,簡直就是“便宜”。 總體環境很好,有佛教的裝飾,而且到處都放着書籍,當然客人也可以拿來看,但是不可以拿走。服務員態度很好,動作很快,上菜有點慢,可能是我們心急趕時間吧。
珠江邊上的世外桃源——滴水坊滴水坊」之名,來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據廣州滴水坊素餐運營總監甘信超先生說,星雲大師在創建佛光山的過程中,獲得萬千信徒的喜舍幫助,使道場在廣大信徒的護持與布施下逐步發展成長。因此,大師感懷於信徒的奉獻與基於回饋的想法,經常教育我們要「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正是由於這種信念,「滴水坊」之名遂由此而生。一九九五年三月四日位在台北市松山的「佛光緣美術館」開館,為落實滴水坊的理念,大師便於佛光緣美術館旁設立第一間「滴水坊」,並開創業實驗田一塊,回饋眾生,提供信眾在欣賞名家書畫作品后,有一個沉凈身心、喝茶休憩的寧靜場所。2013年11月,星雲大師受廣東省台辦和廣東僑界人文學會邀請,蒞臨廣東,開展講座、一筆字書法展,拜謁六祖惠能大師。在廣東,星雲大師與大眾一起”看見夢想的力量”,而廣東這一片水土,也在星雲大師心中留下了層層漣漪。滴水坊,一滴來自台灣佛光山的水,輕輕地,開始蕩漾在珠江新城一角。當您經過高樓疊起,四處喧鬧,燈紅酒綠珠江新城時,是否感覺自己被這喧鬧而又浮華的囚籠而所束縛,是否想停下腳步,靜坐一會,聞聞,那源自大自然雨露風霜的味道?聽聽,那一滴水,一壺茶的心語?來到滴水坊,這裏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再無喧鬧,靜靜然,默默然,一壺茶,一本書,一盤素,早已沉靜在當下最平靜的時刻。水坊,這裏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再無喧鬧,靜靜然,默默然,一壺茶,一本書,一盤素,早已沉靜在當下最平靜的時刻。這是我想起了清代陳沆的一字詩:一帆一江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鈎。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素食·心素如簡珠江新城廣州大劇院一樓滴水坊,在這裏,從這天起,我們崇尚自然,關注健康,關愛生命,摒棄浮華,保護生態。選擇素食,等於選擇了一種簡約的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當素食主義已慢慢變成一種飲食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吃素來調理身心,養生保健,滴水坊身處這大都市的金碧輝煌氣質中,有種小味,隱世之感。如這眼前竹筒,平和,純樸,心素如簡。
看了一些好看的書,吃了一些好吃的東西,有了一些趕走的路,身邊都是一些真正的朋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有機會,再見。
口味10分,環境10分,服務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