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覽評論贏取獎品Trip Moments附近推薦更多推薦
Trip Moments
浙東抗日根據地那時,地處深山的樑弄,以前所未有的寬闊胸膛,接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兒女。若時光倒流70多年,你可以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國志士遠離家鄉,在這裡打勝仗、辦報紙、興學校,喚醒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新浙東報》報社與浙東銀行舊址:《新浙東報》報社:1943年7月7日,出版了第一張報紙,第一版刊登新華社重要電訊和中共中央重要指示,報道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要聞。
牆上的斑斑印記,彷彿當年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傳唱一時的戰鬥歌曲在耳邊響起。,只是時間永遠停留在1945那年部隊北撤,《新浙東報》不得已停辦,在終刊號上刊載了《忍痛告別浙東父老兄弟姐妹書》。
【旅行小貼士】:
【地址】:浙江省餘姚市樑弄鎮橫坎頭村
【門票】:免費
【交通】:公交訊息
wuqiuhuang
踩著青苔覆蓋的石板小路,繞過爬滿古藤的石牆,然而,72年前,這裡曾是一場革命的風暴眼,我們的革命先烈以四明山為中心,建立浙東抗日根據地,創辦了《新浙東報》、開起浙東銀行、發行抗幣……革命火種在這片土地上燃起,為全國抗日之火助燃添薪,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
走進橫坎頭村。白牆黑瓦,紅廊飛檐,當年借用百姓房屋成立的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幾經修繕,如今已成為展覽館,裡面陳列著300多件珍貴文物和歷史照片。
一床縫補過的棉被、一件褪色的軍裝、一尊長長的土大炮……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陳列的一件件物品又將我們帶回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樑弄周圍獅子山上,敵人做了烏龜殼,三五支隊人民武裝,為了民眾要把敵人消滅……”
用大疆精靈無人機飛到高空,給他來個航拍,我想我是第一個從這個角度往下看的,從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城堡,甚是震撼。
wuqiuhuang今天的重頭戲是遊覽四明山。四明山是餘姚的標誌性景點。具體景點包括了浙東抗日根據地
Sasha
這個景點在四明山上,開車去可以感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沿途風景不錯。景點免費,可以隨意参觀,好好閱讀抗戰鬥爭的歷史,增加自己的閱歷和對當下生活的感受。
從餘姚市區到達梁弄古鎮上的時候,天上仍舊細雨蒙蒙,位於正蒙街一側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在陰雨中顯得愈發肅穆。這裏據說原是鎮子上的一座老宅,曾經的正蒙學堂,果然走進去便是一座天井和門廳,再往裡面去,依稀也有些庭院深深的感覺。院里的房間,多數都被拿來當做圖片文字的展示區,讓人驚詫的是,這裏曾經是抗日戰爭時期的19個革命根據地之一,可想而知,就在這些普通的建築里,曾經做出過多少重要且有決斷性的決定。
餘姚南站乘城鄉公交車至景區 粉牆黑瓦,紅廊飛檐,這斑駁的牆上,看得見的是歲月光輝的流逝。這裡是浙東行政公署和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很明顯可以看出這原本是一座居民大院,原是梁弄橫坎頭村黃氏家族。走進梁弄,看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大多數是清末木結構民居,重檐高堂複式建築。正樓前為庭院,地面是用石板錯縫平鋪開來,庭院前有高大圍牆。舊址以清代木結構民居為主,正樓為重檐硬山頂樓房,穿斗式梁架結構。有時候很習慣特寫一些門門窗窗,看着很有感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遠去的歷史,幸福的今日,那些陽光明媚的日子,總是適合來學習一下那些過去的故事,然後在正能量滿滿的投入自己現在的學習生活工作中。 一路走來在各箇舊址展廳學習后,使我對根據地的組建、發展及活動有了深刻的了解,看到陳列室展出的史料、圖片、照片、地圖、戰役圖等,彷彿看到了先烈們錚錚鐵骨及赤子之心,在這裏,浙東遊擊隊領導人何克希、譚啟龍、劉享雲等均在此籌謀驅日大計。使我不由肅然起敬,鼓舞着自己前行的腳步。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遊覽攻略:1、地址:浙江省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2、開放時間:8:30——17:003、門票免費,如需導遊講解另外收費。4、建議遊覽時間:2小時。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是華中八大戰略之一,是華中抗日的東南前哨地,它包括四明、會稽、三北(餘姚、慈溪、鎮海三縣以北地區)和浦東四個地區,位於杭州灣兩岸,滬、杭、甬之間,東瀕東海,南迄東陽至寧波公路,西跨浙贛鐵路金(華)蕭(山)線兩側,北達黃浦兩岸地區。擁有四百萬人口,一萬餘人的抗日武裝。